2023公司報稅與「零申報」,重要事項和流程解析

以往,一些中小企創業老闆開公司後,初期階段或出於其他原因,可能未有進行任何經營活動,只是支付符合法規要求的費用。每年當他們收到利得稅報稅表時,只需要進行「零申報」就可以了。

2023年收到利得稅報稅表,公司沒有入息,也可以跟以往一樣填「零申報」嗎?

據2023 年3 月香港稅務局的稅務代表通函25(e),從2023年4月1日起,無論公司的總入息金額多少,所有法團及業務均須連同利得稅報税表一併提交佐證文件,其中包括審計報告、利得稅計算表等其他文件。這對於公司報稅的流程提出了新的要求。

除非該公司符合香港《公司條例》中的不活動公司 (Dormant Company) 的定義,就可以向稅務局申請豁免做帳、審計及繳納稅款,並進行「零申報」。

「零申報」的步驟如下:

1. 公司收到稅務局發出的利得稅報稅表

2. 確認符合「零申報」的條件

3. 委托合資格的會計師提供審計報告

4. 於截止日期內完成填寫,並提交「零申報」申請

您應主動聯繫會計公司,了解如何安排審計準備工作,以便會計師能夠準備審計報告並及時處理利得稅申報事宜。值得留意的是,所有檔案都是由公司董事簽字確認,即代表將來所有的風險都是由公司董事承擔。因此,董事需要認真檢視自身情況或尋求專業人士的意見,選擇正確的做帳報稅方法。

申請宣布為不活動公司,進行「零申報」

首先,確保公司符合以下條件:

  • 沒有任何經營活動 (未開始經營或已準備註銷)
  • 沒有任何會計交易 (如投資、簽約合同或租賃等)
  • 沒有持有其他公司的股份
  • 沒有銀行商業帳戶
  • 於政府機構中沒有相關的經營記錄

然後,按照《公司條例》第5條的規定,授權其董事作出法定聲明,可通過一項特別決議 (Special Resolution),並向公司註冊處長進行登記。從特別決議提交給公司註冊處長的日期或特別決議中指定的日期起,該公司便被視為不活動公司。

不活動公司的維護

根據《公司條例》,不活動公司除了豁免審計和做帳,也豁免交付周年申報表,唯以下情況不適用:

  • 不活動公司的生效日期是在今年的公司成立周年日後的42日後
  • 不再是不活動公司的生效日期,是在今年的公司成立周年日後的第42日或之前
  • 如不活動公司進行任何會計交易,該公司即不再是不活動公司,交付周年申報表的豁免亦自該會計交易的日期起停止

如何宣布公司不再是不活動公司

如有以下情況,不活動公司即不再是不活動公司:

  • 該公司已向公司註冊處處長交付一份特別決議 (Special Resolution) 登記,宣布公司擬進行一項會計交易;或
  • 有關乎該公司的會計交易。

何謂「會計交易」?

根據《公司條例》第2條,「會計交易 (accounting transaction)」 就公司而言,指《公司條例》第373條規定須記入該公司的會計紀錄的交易,但不包括因支付任何條例規定該公司須支付的費用而產生的交易。

有限公司報稅流程

一般有限公司每年都需要做帳報稅。按香港的稅制,只對在香港經營産生的利潤徵收利得稅。除物業租賃外,以任何形式在香港經營的業務均須申報利得稅。

利得稅報稅流程:

  1. 公司成立後的第18個月,首次收到稅務局發出的報稅表
  2. 進行帳務整理、審計,填寫報稅表,在規定時間內將審計報告及填寫好的報稅表遞交到稅務局
  3. 稅務局會先按照公司提供的審計報告、利得稅計算和報稅表進行評稅
  4. 稅務局完成評稅後,將發出一份列明應該繳納的稅務金額的繳稅通知單
  5. 公司需要根據繳稅通知單上的指示,按時支付相應的稅款
  6. 在繳納稅款後,請確保獲得收據,以便作為報稅的完成證明
  7. 如果稅務局對公司帳目有任何疑問,他們可能會再要求補充提交相關資料

切記,合規依時申報,免招重罰

即使公司沒有入息,也不代表不用審計報稅。作為公司的負責人,了解報稅流程和零申報的細節對於確保合規性至關重要。公司報稅不僅涉及填寫報稅表,還需要進行帳務整理、審計和提交必要的文件。

切記,收到稅表後,必需依時遞交稅務局,否則可能會收到累進罰款及法院傳票。你可以尋求專業意見,選擇合適的會計師和稅務顧問,有助確保公司的稅務事務得到適當的處理。

創思團隊

2023年7月8日

資料來源

稅務代表通函

公司註冊處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